聚力课题共成长,专家引航启新程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曾说:“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课题研究对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研修和成长,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发展。



3月23日下午,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校,特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所所长袁文、教师发展所教研员何赳立、传统文化教研室教研员薛涓博士,成都市温江区研培中心教育科学研究室张光伟主任及科研教研员徐辉老师对我校申请的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子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项目式活动实践研究》进行开题指导。学校领导及该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



本次开题报告会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华老师主持,首先刘云清校长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地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对学校课题多关注、常指引,同时他也向各位参研教师提出课题要做出精品,做出亮点,学校将为下一步课题研究实践在激励机制、物质经费、人员配备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保障。



接着由成都市教科院袁文所长宣读立项通知。随后,我校课题组代表温松梅老师向各位专家做本次课题开题的陈述报告。她从问题的提出、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研究综述与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措施与活动、预期研究成果、预期研究效果和研究的保障条件等几个方面做出全面而详细的陈述。



接下来,五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本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成都市温江区科研教研员徐辉老师建议在大课题的引领下让子课题的活动更加优化、序列化。老师们要从自身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树立问题意识,解决好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更加更精准地把握本课题研究中的“深度”,这也进一步触发了参研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严谨性和学理性要求的深入思考。



成都市温江区研培中心教育科学研究室张光伟主任,从人文视角出发,充分肯定了课题的选题价值与研究空间,强调课题研究过程应该与教学成果的有效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并对本课题研究的起点、切入点以及研究过程中各关键节点提出了诸多具体宝贵的意见。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文所长首先肯定了学校此次课题的选题角度很好,教师们的科研基础扎实,文本撰写规范,前期准备工作功夫下得足。鼓励老师们认真研究,并积极关注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和具体方针。坚持“三个不动摇”,切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创设本区域、本学校的特色研究。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所教研员何赳立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如何构建有深度的项目式活动体系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制定清晰的项目式活动主题,引发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探索的强烈意愿;要设计能够让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反复操作的任务;要提供充足的支持与环境;要能够促进小学生获得新经验,提升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研室教研员薛涓博士,肯定了本次选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并针对本课题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修缮建议,强调课题研究要从全走向精,从内走向外,更好地发挥课题组的集体力量。

最后,学校副校长袁晓燕代表学校做了表态发言。她十分感谢各位专家对本课题的精准、细心、到位的指导,要求课题组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将课题进一步做实、做细,保证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

教育科研就是让教育更美好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清晰的行动过程,更是一种科学辩证的做事方法。通过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为本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提高了课题研究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研之路任重道远,潜心研究行则将至。这次开题报告会既是一次学术的交流会,也是课题研究的培训会,让我们从中学到科研的态度、方法。相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参研老师们对研究的课题会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今后会以更加专业的水准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