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国家大力提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怎样才能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和生活紧密地融合,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有趣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在作业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考和研究。
本学期开学之初,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结合课文《春夏秋冬》和《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喜欢绘画,热爱大自然,联合美术、科学学科设计了独特的周作业——《找春天》。让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去大自然中去找春天,用眼睛看一看,用耳朵听一听,用鼻子闻一闻,用小手摸一摸……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用线条和色彩记录下来。
周末时,孩子们和家人、朋友来到公园、田野、湖边……和大自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在明媚的阳关下感受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不胜收,释放了天性,丰富了生活的体验。
通过《找春天》这一特色作业,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也丰富了低段孩子的写话素材。这一次的《找春天》特色作业的研究和布置,为我们低段语文教研组的作业设计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一个方向和路径,接下来,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将继续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方面,多思考,多研究,让我们的作业更符合年段特点,与生活联结,与学科融合,更富多样性。